1
随着城市地下管网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和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需求迫切,管道检测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传统人工检测方式安全风险高、效率低下、数据不精准等痛点亟待解决。在这一背景下,管道机器人凭借其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的优势,正成为城市地下空间治理的新利器。中国本土企业紧抓这一发展契机,涌现出多家管道机器人企业,它们中各有侧重,产品线、企业规模、企业产能、市场布局各有不同,根据2025年最新行业评估,现为您呈现2025年中国管道检测机器人十大领军品牌,带你看看头部品牌的实力。
深圳市博铭维技术
测检清修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博铭维技术凭借“管网智能机器人+AI”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持续获得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权威媒体的重点报道,彰显其在城市地下管网智能运维领域的标杆地位。
公司主营产品包括QV潜望镜、CCTV检测机器人、多功能复杂场景管网检测机器人、国内领先的供水压力管道检测机器人、融合AI技术的智慧运维平台。自有品牌行墨科技的光固化修复软管材料,搭配多款光固化修复设备,非开挖修复领域已有诸多成功案例。
主营工程服务包括排水管网测绘、检测、清疏、修复、修复材料,供水管网测漏,地下塌陷三维雷达勘探工程、地下管网综合运维服务工程等。目前,博铭维技术已拥有200+知识产权,主导20+行业标准制定,公司知识产权200余项,已参与编制国家、行业以及团体标准3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6项,全国售后中心20+,构建了覆盖检测、修复、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持续引领行业升级。
特瑞升科技
极端工况适配专家|模块化定制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特瑞升科技自2006年起便深耕城市排水管渠检测领域,是国内地下管道检测设备的行业先驱。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二线制传输管道爬行器系统”“声纳视频两栖检测系统”等核心专利技术,其产品矩阵涵盖管道潜望镜、CCTV检测机器人、声呐检测系统等,广泛应用于市政、工业及应急检测场景,并依托全国服务网络提供全生命周期技术支持,持续推动国产化检测设备的行业渗透。
中仪股份
国产化标杆|智慧管网中枢
中仪股份聚焦城市供排水管网智能化运维,以自主技术构建“检测-评估-修复-管理”全产业链闭环。其核心产品包括高精度管道检测机器人、声呐阵列及非开挖修复设备,形成完全国产化的替代方案。公司深度融合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打造智慧管网中枢平台,为城市地下空间治理提供精准决策支持,成为行业内“技术研发+工程落地”双驱动型企业。
九泰科技
毫米级精度|工业内窥镜专家
九泰科技以工业内窥镜为核心产品,凭借70项专利技术实现管道内部缺陷的毫米级识别。其定制化解决方案覆盖能源、石化等高风险领域,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优化成像精度与工况适应性。
哈工智灵
AI驱动|无人化检测领航者
依托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的技术积淀,哈工智灵专注于地下管网无人化检测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其创新研发的两栖探查机器人搭载AI全自动判读系统,可实现“无水作业+智能诊断”,大幅提升检测效率。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06项(含32项发明专利),构建从机械结构到算法模型的完整技术壁垒,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行业典范。
道雨耐节能科技
防爆安全专家|非开挖修复一体化
道雨耐整合检测与修复技术,推出防爆认证CCTV机器人及紫外光固化修复设备,形成“检测-修复”闭环服务。其超长续航设计适配复杂工况,20余项专利支撑的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多个国家级市政工程。
荣匠科技
全球化场景破局者|特种机器人平台
荣匠科技以CE认证产品矩阵覆盖50余种特种作业场景,其市政管网检测机器人兼具清洗与检测功能,并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快速适配。
中岩科技
岩土工程智库|40年技术沉淀
背靠中科院岩土所,中岩科技构建了从地基检测到管网监测的全链技术体系。其1986年研发的国内首台浮点动测仪奠定行业基础,如今通过数字化升级为轨道交通、市政管网提供智能监测方案。
固德科技
复杂环境探测专家|精准定位系统
专注检测仪器研发20年,固德科技的产品可在高干扰环境下实现管道缺陷厘米级定位,广泛应用于石油、市政等领域,以稳定性与防水性能成为野外作业的首选装备。
保定金迪
军工级可靠性|应急检测国家队
源自军工体系的保定金迪,专注大口径管道(DN3000)检测技术研发。其JD200A机器人搭载高精度声呐模块,可完成水下淤积层测绘,2024年参与国家应急管理部演练,成为民企服务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标杆案例。
国家"十四五"规划将地下管网改造列为重点工程,明确提出建设韧性城市目标。住建部要求2025年前完成10万公里老旧管网改造,预计催生万亿元市场规模。在此背景下,本土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从智能检测装备到智慧管理平台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为韧性城市建设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