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聚焦:央视镜头下的“小巨人”企业
2025年7月,深圳博铭维技术接连登陆央视《新闻联播》与《朝闻天下》,成为国家“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简称“两重”)建设中的焦点企业。央视记者深入探访其生产基地与总部展厅,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何以技术创新响应国家战略——从管网特种机器人的标准化生产流程,到全生命周期智慧运维方案的实景演示。
“‘两重’项目启动后,我们的订单在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全面增长,更在全国形成多点开花的态势。”博铭维技术董事长代毅在接受采访时的表述,印证了企业与国家战略的深度共振。报道播出后,新浪财经、中国水网等数十家权威媒体同步转发,网友留言“这才是中国智造该有的样子”,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立体传播热潮。
产业布局:全场景机器人矩阵,破解地下管网痛点
能获央视持续聚焦,源于博铭维技术十余年深耕构建的“全场景技术壁垒”。在深圳龙华区的生产基地,央视镜头捕捉到其完整的机器人产品线:
常规检测装备:QV系列、CCTV系列机器人以高清成像技术,实现DN200及以上管网的快速缺陷识别,适配城市主干道管网日常巡检;
复杂工况利器:Snake系列开创国内带压管道内窥检测,可在不停水状态下精准定位漏损点,解决老城区管网改造“扰民难题”;Discovery“探路者”则以8种形态自由切换,应对高水位、高淤积、管道变形等极端场景,香港供水管道排查、珠三角高水位管网检测等项目中均有亮眼表现。
“我们的生产需求正快速增长,这背后是技术对行业痛点的精准破解。”生产制造负责人张晨晖表示,严格的品控体系与规模化交付能力,让这些“地下卫士”能高效服务全国“两重”项目。
一站式解决方案:从“单点服务”到“全生命周期治理”
央视报道特别强调,博铭维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硬件,更在于“检测-清疏-修复-智慧运维”的全链条能力。通过整合:
检测端:多款机器人精准采集管网数据;
清疏端:管道切割机器人、管道清淤机器人,实现智能化清淤除障;
修复端:Phoenix系列紫外光固化修复设备,完成非开挖式高效修复;搭配自主研发的光固化修复材料,形成“设备+材料+技术服务”一站式模式;
运维端:智慧管网平台远程实时监控,预防预警形成闭环管理。
硬核支撑:荣誉背后的技术支持
这早已不是博铭维技术机器人首次刷屏——从CCTV-13《新闻直播间》聚焦昆明供水管道检测,到《新闻联播》点赞“管道检测机器人Dolphin-X”,央媒镜头和权威媒体持续报道的背后,是博铭维技术十余年技术沉淀的硬实力:
获“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高新企业”等重磅荣誉
公司知识产权2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0+,已参与编制国家、行业以及团体标准3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6项
《财富》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初创企业,德勤中国高成长20强
在全国多个省份建立20+服务中心,建立7x24小时售后服务网络
目前,公司已服务全国3000余家水务集团、市政单位,为昆明供水管道检测、上海老旧管网改造等项目提供决策支持,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
全球化布局:从“中国方案”到“全球标杆”
央视报道中,博铭维技术的全球化成果同样引人关注:德国分公司落地运营,成为欧洲市场技术服务枢纽;产品覆盖20多个国家,柬埔寨排水改造项目因“高效、低耗”获当地政府特别致谢;更获IWA国际水协认可。从东南亚到欧洲,从“技术输出”到“标准共建”,博铭维正推动中国管网技术从“跟跑”向“领跑”跨越。
未来展望:以创新护航“韧性城市”建设
站在“两重”建设的风口,博铭维技术将持续以“研发+生产”双轮驱动,计划拓展更多复杂工况解决方案。企业将以此次央视聚焦为契机,让“用机器人守护城市地下安全”的使命,在国家战略推进中绽放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