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被动抢修到主动防控:博铭维引领供水管网智能运维新模式
我国供水管网普遍面临着“高漏损”和“高爆管率”的严峻挑战,其背后是传统运维模式的三大核心问题:由于检测不力,全国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超过15%,每年损失的自来水高达60亿吨,足以填满数个大型水库;爆管事故频发,年均超过2万次,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更严重影响城市运行安全;整体智能化水平低,仅有约30%的水务企业实现了初步的数字化管理,决策大多依赖经验而非数据。
博铭维的解决方案旨在推动水务运维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SNAKE-声呐探视器专门用于探测管道结构隐患。在南京水务集团的项目中,它通过声波成像技术,在DN300的管道内壁发现了一条细微的结构性裂纹,并及时预警,成功避免了一次潜在的爆管事故,化险为夷。智能压力监测系统则从调控入手,通过在管网关键节点布设实时压力传感器,智慧化调节供水压力,避免压力波动对老旧管网的冲击。在武汉某地的应用中,该系统成功将区域漏损率从15%降低至8%,效益显著。而数字孪生平台是实现“主动防控”的终极形态。它集成管网空间信息、实时运行数据、历史维修记录等,构建一个全生命周期的虚拟管网。在深圳水务集团的试点中,该平台通过模拟分析,优化了运维策略,使整体运维成本降低了35%。
这一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是算法。博铭维自主研发的“管道健康指数算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算法能融合多源检测数据,对管道的剩余寿命和风险等级进行量化评估与预测,从而实现预测性维护。实际应用表明,该功能能使爆管事故减少70%,真正将安全管理从事后补救推向事前预警。